小編前往了東寨港紅樹林科普館,
探秘這片江東新區(qū)“海上森林”。
自貿江東
在東寨港岸邊遠眺,極目所見,青綠成片,紅樹林與藍天碧水交相輝映,這就是我國第一批以紅樹林為主的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(qū)——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。它擁有紅樹植物20科36種,占全國的97%,是迄今為止我國紅樹林中連片面積最大、樹種最多、林分質量最好、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自然保護區(qū)。
東寨港紅樹林科普館坐落于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入口處,是一棟三層建筑,其中圍繞“記憶年輪、天賦之姿、森羅萬象”三大主題,設有五大展區(qū)。館內主要展示了東寨港紅樹林的起源和分布、紅樹林生態(tài)循環(huán)體系、紅樹林濕地的動植物資源、紅樹林的社會經濟價值等,為大眾揭開“海上森林”的神秘面紗。
一層展廳為大家講述了東寨港紅樹林的“前世今生”。
紅樹林“紅”在哪里?紅樹林為什么不怕咸海水?
……面對千奇百怪的問題,紅樹林科普館專門設計了一系列互動展板,讓大家邊玩邊學,了解紅樹植物獨特的生存智慧。
胎生、泌鹽、呼吸根……晦澀難懂的專業(yè)術語被包裝成俏皮的“自我介紹”:為自己“代鹽”、樹皮上的“鼻孔”……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。
東寨港保護區(qū)也被稱作物種基因和資源的寶庫,來到二樓,在叢林攬勝、魚蝦糧倉、萬鳥啁啾展區(qū),這片“海上森林”的多姿多彩得到全方位展示,數(shù)十種珍稀鳥類寫真鋪展開來,一個個動植物活體標本栩栩如生,從平面到立體,360度呈現(xiàn)紅樹林的生物多樣性魅力。
科普館三層是具有教學功能的階梯教室,可愛的動物座椅、有趣的卡通模型,充滿童趣的布置讓人倍感溫馨,這里不僅是學生活動和親子互動的空間,也是講述紅樹林動人故事的地方。
紅樹林的修復凝聚了東寨港無數(shù)工作人員的心血,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故事就是關于紅欖李的培育。紅欖李是中國濕地稀有瀕危植物種類,被譽為紅樹林中的“大熊貓”,它曾在全國僅存14株,是極度瀕危的珍稀物種,經過東寨港十幾年的精心培育,紅欖李的數(shù)量從十位數(shù)躍升到千位數(shù)。
東寨港紅樹林科普館最與眾不同的設計,就是與保護區(qū)相連,走到科普館后方進入紅樹林棧道,漫步其中,入耳皆清風、入目俱青綠。
紅樹植物的“呼吸”根、
張牙舞爪的招潮蟹,
千姿百態(tài)的紅樹林動植物觸手可及。